首页

搜索繁体

第七章 刹那缘

      那具人骨忽然说话了:“你终于看到了。”
  这一声把彭碗儿一直挟在怀中的酒坛都惊落了。那酒坛落在地上,片片而碎。只听他控制不住地颤声道:“你,你……”
  “你想问,我是人还是鬼是吧?”
  彭碗儿哆嗦着嘴唇说不出话来。
  只听那人道:“在没见过我的人眼里,我依旧是人;但在见过我的人眼里,我已是鬼了。”
  说着,眼前忽有轻纱飘荡,是那床边的素幔忽然被放了下来。彭碗儿的目光被吸引得一转。然后,幔子一卷,人影重露,那一张凳上,这次,已活生生地坐着一个人。那样的五官,依稀宛然……夜雨落如洗,眉眼峻似初……还是那日彭碗儿在酒楼里见过的那个少年。
  灯儿姑娘一身男装打扮,穿的就是那具人骨身上的袍子。她的声音几乎也像一个少年男子,只听她低笑道:“我学他的声音学得还像吧?三年了,三年下来,连桑老人也以为他只是受了伤,在闭关治伤,没想到,他早已不在。这个世上,还有谁能像我这样费尽苦心,学得声音这么像他呢?”
  ——灯儿姑娘,是她!只见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烛光之下,神情又恢复了一个女子的神态。只听她悠然出神道:“‘江湖颔’之名,在南昌依旧清响不绝。可有谁知道,其实三年之前,他就已经死了呢?”
  彭碗儿惊绝道:“他怎么会死了?谁、谁又能杀得了他!”
  灯儿姑娘一转眼,眼睛忽对上了彭碗儿的眼。只听她低叹道:“别人是不能,连布一袍只怕也不能。可他,自己能。”
  彭碗儿张口结舌,当场怔住:难道,难道燕涵真的死了,而且还是自杀?他如此声名,如此清华,如此门第,还有什么理由自杀?
  却听那灯儿姑娘凄然一笑道:“其实,他本不必死的。但他既是这样的人,又是这样的世家子弟出身,从出生起,就承家门清华之誉,只是旁人怕万万也想不到:所有世家中隐藏最深的罪恶,也必将为他所承担。”
  她轻轻一抬眼:“今天,他的死讯的最终还是为人所知了。桑老人是最先知道的。我知道他心中一直就有怀疑,只是不愿相信。直到昨天,甘五姑闯进园来,燕涵都一直没有开口说话,老人家就更怀疑了。他当年为燕涵所救,发誓为奴。因为他老人家本来一生无家,跟了涵公子后,也就把这十九宅当做家了。你一定奇怪今晚进来为什么全无阻碍?因为,桑老人知道他死讯后已发狂疾走。我估计,他是找‘七月十三’去了。他也是个有血性的人,哪怕已老。燕涵一去,他已了无生趣。他是会拼命的。但,你不知道‘七月十三’这次来的是什么人,这一次,就算桑老人出手,就算我这磨砂楼子弟冒他之名出面,也是再也扛不住的了。如果我所猜得的话,最迟明天,桑老人必将丧生在‘七月十三’手下。”
  彭碗儿更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却听那灯儿姑娘低低叹道:“算一算,认识他已有多少年了?十三年,还是十四年?乍雨乍晴春亦老,缘去缘来不曾圆。我这一生,是欠他的了。我从小在‘磨砂楼’长大。我的师傅们,一天到晚都在磨砂。她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找来一块光洁已极的镜子,用砂子磨,直磨到粗糙起来。她们说:这世上一切光鲜亮丽的东西都不能长久,是不可相信的。我当时还不信,没想到,最终,还是不能不信呀!”
  彭碗儿听着她在那里自喟自叹,也不能全明白她在叹息什么。他这么伶俐的口齿,却也插不上话来。却见灯儿姑娘行至榻边,伸手在颈侧发上用指绕了绕:“我十四岁时碰到他,他比我大三岁。那时我还正是晓芙玉露一样的年纪,因为没出师门,不能跟他多走动。可遇见了,却也就记下了。这一世之人,才调能仿佛他一二的,又能有几个呢?”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箕钱堂下走,当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她忽低低唱起,面上露出画卷般的神色,怅然垂涕道:“真是,何况到如今啊……”顿了顿,她眼波婉然流转,忽然侧望向斜对面的彭碗儿:“你说,当时那一面,我记下他了;他会……记下我吗?”
  彭碗儿望着她的侧脸——他本不懂男女情事,可听这灯儿姑娘错杂说来,猛地就觉得有什么东西缭缭绕绕地缠进自己的心里,不由得一晌心酸。
  他狠狠地点着头,生怕表现得还不够的样子,低声补道:“会的,他一定会的……只要是个男人,见到你,就一定会记住的……”
  他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却听那灯儿姑娘莞尔一笑道:“只怕未必,我们磨砂楼中,虽传媚术,但是,那时我并未习及。而且我那时年小,一味娇憨,他不见得就记得住的。可是,多年以后重见,他总会有印象的了吧?可一直都是我追他逃。只是那时,我好多事都不懂。那时他已名满江湖,人称‘江湖颔’,传言以剑法、轻功、内家拳掌都避居江湖第二。榜外榜眼、江湖之颔,但他的一身才调,只怕称得上是举世无二的吧?他只认真地看过我一眼,剩下的时间,就是逼他相见,他也多半是眼神空扫。我只能在里面看出忧郁。可是那时都不懂。我不懂他心里面的那个心结……不懂以他身负之重憾根本已无力来爱。只是怨他,恨他,毁他不倦。你知道燕仲举为什么这么恨他,不惜勾引‘七月十三’来杀他吗?”
  彭碗儿摇摇头,这一点他也一直好奇。却见那灯儿姑娘微微一笑,目现睥睨道:“这世上的世家旧族,外表清华,其实,有哪一个又真是表里如一那么好的了?你只怕也不知古藤庵与醉花荫的来历。这两件事,却是一直纠结在燕涵他心里的结。在百十年前,南昌燕家,不知是出于哪个夫人的一时好心,在南昌附近,开办得有一个‘慈幼堂’。那‘慈幼堂’里,收容的却都是女婴,是给南昌城那些只爱儿子不喜女孩儿的家庭丢弃或救下来未及溺毙的女婴一个生息之所的。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灯儿姑娘顿了下:“……那‘慈幼堂’,却已成了南昌燕家这些外表光华、却暗藏禽兽之心的男人们的一个yín乐之院了……”
  彭碗儿先还没听懂,明白过来后,眼神里不由划过一道怒光。只听灯儿姑娘叹道:“可惜,我当年却全不知情。识得燕涵时,也只见到他那风光无限、爽落潇洒的表面,不知道他内心为这件事所一直遭受到的折磨与悲哀。他大概也就是十七岁左右知道的这事吧,我不知道他当时一个弱冠少年,在族内辈份又不算高,还不是长门长枝,是怎么决定来管这件事的。南昌燕家门中不乏好手,又极讲位份尊卑。可慈幼堂中……”灯儿姑娘的声音忽转尖厉:“……多是十来岁的女孩儿。这样的yín辱,说来都令人发指。我不能知道那些男人究竟怎么想的,让一些未及成年的**辗转**于他们胯下就真的会有快感与威权?燕涵本不打算成名江湖的,而江湖人只怕也少有人知道,燕涵他平生第一次出手,就是为了这些女孩儿。他第一次的出手就是与族人之斗!那一次,真是他家门中少有的一场内讧大乱。燕涵出手,连废族中十余好手后,才有长辈出来,充和事佬,摆平了这件事。所有女童,要么寄养入别的慈善之家。那些年纪大的,不想走的,与多病的,就入了十九宅所庇护的古藤庵。燕涵却还是不放心,有几个锐意图强的女子,燕涵就介绍她们拜师,习得武艺,醉花荫一派也是那时创立起来的。
  “如果这件事也就到此了结,未尝不是一件幸事。燕涵之所以成名江湖,实是为,他实在不愿与家族中人内斗,想凭族外声名压伏住本姓中人的恶念。可是,悲哀的是,在我重新遇到他时,他却再次发现家门之耻重演!那些人,那些他原来以为并没有卷入这件丑事中的族中耆宿,那些充过和事佬的长者,包括他的叔爷辈,原来也都趟过那趟混水的。更可怕的是,那些年他少在南昌,燕族中人什么都瞒着他,只求他在外面给家族争到好颜面。你知道以燕涵之内气修为,就算剑术、轻功、拳掌实打实的要避居江湖第二的话,内气修为上以他的绵泊清纯,怎会退居江湖侠少之第二?他是以家族为耻,不愿顶着这个招牌再给他们添光上彩。古藤庵中三个**惨遭yín丧,是他重回南昌后立刻发现的。他也许就是那时才惊觉,原来当年的事并不算完!哪怕慈幼堂中的**当时大半已避居古藤庵,他们燕家的这些人,倒觉得别有风味,魔掌已伸到古藤庵了!他其实可以一切都装作不知道,继续当他的清华子弟。因为这次的事,牵连到燕家百分之九十的德高望重的长辈。他要管,却也同时要冒犯纲常了!
  “可以他的脾气,偏偏又不能装作不知道。我与他认真的相识该是在他最犹豫最徘徊不定的时候。他似乎也曾瞩目于我,却从来不曾亲近我。为了这一点,我在江湖上给他惹过多少麻烦啊。我是恨他,最后一直追他追到了这个南昌城,却一直都没能逼出他一句话来。直到那一天,四年前的那一天……”灯儿姑娘忽然抬起眼,表情变得极为凝重:“……南昌燕家的衰落几乎就在一天一瞬间衰落下去的。我们外人,几乎南昌城所有的人都知道南昌燕家出了大事,只是没人知道是什么事。只知道,南昌燕家的好多人物都从那一天不见了。那一天,当真是‘千棺从门出’呀。偶有残存的燕家的长辈人物,其后也多避居为僧了。我是好久以后才知道这件事的——南昌燕家,在朝廷,在江湖,都称得上是百年世家了,没有人想到那一场祸乱原来出于燕家的内斗。燕涵他,终于决定还是不能坐视不理。可这一次,他的对手太强大了,不只是像几年前一样清除掉几个‘败类‘就可以,而是要与整个家族作战。他们那一天的事故就发生在挂着‘百代泽’的祖祠堂内。燕家中不乏好手,那一天的事,他们已务欲除燕涵为后快。而他,单人只剑,心中惨痛,却不能袖手。凭着一把长剑,几尽废南昌燕族内数十好手,掂量轻重,或杀或废。可他也由此而受重伤。
  “直到几个月后,他才终于对我吐露了一句实话。当时,是我情急之下,逼问他是否嫌我门第低微,不堪匹配时,他才说了这么一句:‘可南昌燕,也已衰落了。‘我那时才想起当时盛传于南昌的这场事,没想他接下来会是这么一句‘而这场衰落,是毁在我手里的。你以为我出身清贵……’他苦笑了下,‘那我就告诉你这一场清贵背后的故事吧’。”
  灯儿姑娘轻轻叹了口气:“我说不清楚当时他那惨痛的表情。事后我想,他本不必要跟我说这一切的。但他是个好人,他从来没有给我讲过他不能接受我的理由,但他分明用这一场陈述来暗示了他将永生不能逃脱出这场杀戮的阴影,不能逃出诛戮父执的罪恶感,也不能重新开始快乐的生活。那时的他,还记挂着让我不必自恨,不用自己觉得自己不好,才换不来他对自己的好。他想告诉我的而是一切是因为他的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