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Chapter 14

      “没什么。”

  陈安致把她脚边那两罐子颜料盖上,“别画了,灯光下画会坏眼睛。”

  她走神太久,都没意识到天黑了,画廊里明晃晃的灯光照着,眼睛盯得发酸。看调色盘里颜料还剩不少,丙烯颜料干透了以后会变成防水的,就不能用了,浪费不好,归念便说:“我画完这一块。”

  她一笔一笔画得细致,就是手太慢,陈安致那边画完了,她这边浅色的底色才铺了两层,整体刚出了个形。

  陈安致笑,哪里是来帮忙的,分明是来扰他清静的。

  磨蹭了十多分钟,归念总算用完了颜料,还非要去洗那几个调色盘。陈安致平时都不洗,第二天干透以后用抹布蘸着清洗液一抹就干干净净的。

  眼下不想让她碰凉水,只能无奈接过来去洗。水龙头底下用刷子刷了两遍,双手就没一点温度了。

  回来的时候见归念正脱身上的那件厚羽绒。

  “穿着回去吧,你衣服薄,改天给我带过来就行。”

  “不穿了,太丑。”

  归念把他那件羽绒大衣理好,挂回衣架上。她站在水晶灯下,侧脸对着他,说丑的时候俏生生笑出来。

  才五点多。陈安致又问她:“要回家?还是找个地吃饭?”

  以前他会直接问她想吃什么,直接带着去,如今不能。久别重逢,还连着两回都撞在她的雷区,陈安致不太敢给她拿主意了。

  “时间还早,我回家就好了。”归念说完,看了看路边没停着的的士,就又戳开了打车软件。

  当他不存在似的。

  陈安致抿唇:“别打车了。我回老宅,顺路捎上你。”

  老宅说的就是泰安花园,陈父几年前去世后,陈安致就带着母亲搬回了市里。陈家三代人都热衷慈善事业,在T市开了一家儿童福利院,收养孤儿、弃婴,也为残障儿童开班讲课。

  陈母对这项事业的热爱是从陈安致的爷爷奶奶那儿传下来的,老两口如今八十多岁了,仍常去和一群孩子同吃同住。

  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陈家人身上都有种超越年纪的亲和力。归念知道爷爷奶奶当初送她去陈家,也有这个考量。

  归念思绪打了个恍,又绕回来,诧异:“老宅还能住?爷爷说你们搬走以后,就再没回去过了,里面还能住人?”

  “有定期打扫的。”

  也是,毕竟里边还有他视若珍宝的那么多画。归念想。

  “那也没有水电煤气吧?暖气开了吗?”

  没有。

  夜晚气温零下十几度的一月,陈安致一顿,嘴硬:“暖气开了,水电煤气也都有的,放心。”

  “是么?”

  归念不太信,又想他可能是要回去看他那一屋的宝贝画儿,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她随陈安致步行到最近的停车场,犹豫了下,坐到了副驾。

  冬天太阳落山早,从商业街一路堵车到老广场,天就彻底黑了。

  路边的碎雪还没有化,满地的霓虹倒影,车轮渐次碾过去。

  今天表现挺不错的。归念在心里对自己说。

  共处七个小时,除了早上那几分钟的争执,别的都挺好。她没手足无措,没露怯,没尴尬,没像上回一样不过大脑地说出让陈老师难堪的话,甚至挺享受地度过了这一个下午。

  中途她接了个电话,电话那一头说什么,陈安致听不到,只看到归念嘻嘻哈哈在笑。

  挂了电话她还在笑,主动说给他:“应衍哥的电话,说六日约了大家去滑雪场玩。”

  啧,约了大家,没约他。

  快奔四的陈老师心里不太高兴,叮嘱了两句:“去的时候多穿点,戴好帽子手套,还有太阳镜。”

  “成。”

  归念就嘿嘿嘿地笑,备忘录里记了个时间,把手机放回包里。大概是心情挺好,来了闲情逸致给他讲故事。

  “去年一月的时候,我和同学在萨瓦的三峡谷滑雪,玩了一个礼拜,回程的时候是从穆捷转车走的。”

  法国有超过二百家的滑雪场,偏偏她在的巴黎没有高山,每回都要坐火车去萨瓦。

  “当时下了很大一场雪,连着下了好几天,最开始还通车,我们怕不安全,就想着多留几天再走,结果没等到雪停,还彻底封了路。雪场被强制封停了,救援队说要把我们安排到一个小镇上,开了几十辆大巴送我们过去。”

  “当时大巴车走在一条铲车铲出来的路上,很窄的一条单行道,两边的积雪堆得有四五米那么高,垂直于地面的,像两面雪墙,压下来能把我们都埋了。一溜司机都不敢鸣笛,踩油门都哆嗦,车里的人也不敢说话,怕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