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339章 西行

    大乾天命二十八年,王荆分封皇长子为郑王,然后将大量被强制迁徙的豪强、官员们一起打包给他,让他带去北疆。

    这些豪强、官员家族加起来差不多有上万人。在得知自己被发配北疆之后,一个个都哭爹喊娘,甚至想要逃走。

    只可惜有大军护送,这些人根本逃不掉,而且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前往北疆的路上。

    大乾皇帝陛下的意志必须被认真的贯彻下去。

    西行万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便是这几十年来大乾朝廷一直开拓西域,在前往西域的道路上修建了驿站,但是流放西域的人口依旧有很多死在路上。

    往来西域的商人们看到这支阵容浩大的队伍。对于这些人很是好奇。

    “嘿嘿,这些人曾经可都是咱们要仰望的勋贵、豪强、官员啊,没想到他们也有今天!”

    “据说他们要流放到西域北疆,这一路上课不好走。”

    “你说咱们能不能买下几个女眷回去?要知道这些女眷父母亲属可都是豪门大户。”

    “圣天子下令流放,你敢买?找死不成!再说了这里有什么好货色?真要想买就去神都洛阳教司坊,那些犯官罪囚的女儿可都在这里呢!”

    “那教司坊太贵了。”

    “你们两个蠢货,圣天子诏令分封郑王于北疆,这可是要开疆辟土的。这可是大买卖!”

    “对啊!”

    一众商人的聊天声越来越小。

    经过十几年的开拓,大乾河西走廊已经变得比较繁荣,数十万百姓生活在这里,大乾的商队可以比较轻松的通过这里。

    河西四郡出产的粮食也足够供应大军西行,大军可以从河西四郡获得补给,这样一来节省了大量的粮食辎重。

    等到大军出了敦煌之后,接下来的路就难走了。

    王荆在大乾天命二十三年的时候开始修建河西四郡的驰道,之所以这么晚修建,完全是因为河西四郡人口稀少,无法供应大规模基础建设。

    毕竟修建驰道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及粮食,人力可以征发劳役,但是粮草运输就太难了。

    以前修建驰道都是从各地附近抽调粮食。主要原因就是粮草消耗太大了。

    几十万人人吃马嚼,并且进行高体力劳作,需要大量粮食。

    也是等到天命二十三年后,大量移民在河西四郡站稳脚跟后,这才开始进行驰道修建。

    好在从北地前往酒泉的道路还算平坦,中间也没有沙漠,修建的难度并不大。至于敦煌因为戈壁滩和沙漠的缘故,以大乾的科技实力还无法在沙漠中修建驰道。

    因此敦煌这一段路途就只有一些驿站。

    敦煌原本是小月氏所占据,当年匈奴和月氏大战,月氏大败,部落分裂成两部分,大月氏迁徙到西域以西,翻越葱岭之后的地方,建立贵霜帝国。

    剩下的小月氏则是来到敦煌定居,后来被臣服于匈奴。等到大乾击败匈奴之后,小月氏也被凉王率军教训了一顿,损失惨重,臣服于大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