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第十章 考考你

    汉人的衣服大袖宽衣,没有后世的口袋什么的。装银钱东西通常是放在袖子里或者拿个锦囊装好挂在腰上,宋时经济发达,多流通铜钱,而普通的老百姓要出门买东西就要弄个搭子批在身上。

    李承祖的身上的确一个铜钱都没有,真要是不行,他头上的金发簪倒是可以抵债,但是如果真那么做了这人就丢到姥姥家去了。

    一文钱难道英雄汉,李承祖不动声色的坐回自己的位置,脑子却是飞快的运转起来。自己和忠伯走散了,也不知道他找不找的到,老拖下去也不是办法,这帐早晚要结的。

    他头向四周看了看,目光锁定了那三个纨绔公子,折扇往手上一收,有了。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手提一壶酒,跺步向几个公子哥那桌走去,由于他前面嚣张了一把,一时间动作吸引楼上这些食客的目光。

    李承祖脸上带着笑容,来到那几个公子哥桌边,拿扇子指着中间的胖子道:“哎呀,刚刚没仔细看,原来是仁兄你在这里,小弟眼浊,该罚,自罚酒一杯。”

    他用手上的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仰头一口闷下,杯口向外,给三个还在发呆的公子扫了一遍。三个纨绔是莫名其妙,边上两个都把目光集中在中间的胖子身上,那个高个的公子哥说道:“大哥你们认识?”

    胖子也是淅沥糊涂,他见过的人不少,除了狐朋狗友,有印象的没几个。说不认识吧,万一是见过的,倒时候启不是很没有面子,说是认识吧,自己却一点印象也没有。被那高个一问,只是抓着脑袋默然不语。

    李承祖和这胖子当然没瓜葛,不给这胖子想的机会开口道:“仁兄贵人多忘事,不久前小弟与仁兄还在那万春楼上把酒言欢,这才几天就把小弟给忘了。”

    他口中所说的万春楼是这易州第一消金窟,也就是青楼。宋人好嫖这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情,文人骚客都不可胜数,何况这三个纨绔。李承祖就不信这胖子没去万春楼爽过,他说前不久,也不说个指定时间,正就是敷衍而过,再则就算这胖子没去过,大不了就说认错人了吗,现代的骗子不都这样。

    那胖子一拍自己脑门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世兄你啊。”胖子一脸的热情:“相请不如偶遇,兄弟不如坐下喝一杯。”

    其实胖子根本没想起这个人,他只不过是听李承祖提到万春楼,以为是那里碰到的嫖友罢了,这样的人多了去了,他是过风就忘,也不怀疑,在联系李承祖打扮和刚刚嚣张叫菜,也就认为是同道中人。

    李承祖心理大喜,等的就是你们这句话。于是抱拳道:“小弟正有此意,如此便叨唠几位兄弟了。”

    三个纨绔连道哪里,李承祖对着楼下高喊一句:“小二”,只听到“咚咚”脚步声音,店小二跑了上来哈腰道:“公子爷有何吩咐。”

    李承祖扬着头,点了下三个纨绔道:“我与几位公子相识,要把酒言欢,把我那桌撤了,在此添副椅子碗筷,在上几个好菜,帐算我的。”

    几个纨绔一听,不干了。都是好面子之人,前面被你抢了风头,你高叫要结帐,搞的几个人要饭的一样,那矮个的纨绔喊道:“大哥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哪有让世兄结帐的道理。”

    胖子也点头道:“正是,兄弟请安坐,这帐由我等来结,小二把那山珍席再上一遍。”

    李承祖故意争抢了几下,就顺着台阶下“勉为其难”的同意让三个纨绔结帐。一屁股坐下,李承祖自我介绍说道:“小弟姓李,家住城南,祖上有几亩薄田,撂以度日。”

    古人说话要谦虚,这三个家伙当然不相信什么几亩薄田,看李承祖这身打扮,要真是几亩很瘦的田养的起。

    所谓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李承祖能空着袋子吃到饭还真是靠了这身行头,难怪现代骗子都把自己打扮的人莫人样。

    居中的胖子是大哥,而几人中又他“认识”李承祖,与是由他来介绍。他向左一指那高个子道:“这是二弟王敛,也住城南,他父亲王员外乃是这易州最大的地主,家资深厚。”

    又一指那右边的矮子:“这是三弟张潭,其父是易州第一茶商,他这买卖做的极大,说他是易州第一有钱公子不为过啊。”

    李承祖装着很惊讶的样子抱拳道:“如此真是幸会了。”张潭摇手道:“哪里,我们家不过是一商户,大哥你父亲是这易州知州,我们这些小民怎么和你比啊。”

    李承祖“啊”的一声惊叫道:“原来刘兄是,知州刘大人的公子,小弟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三位仁兄都是一时才俊,倒是小弟幸会了。”

    三个家伙被这一阵奉承,心理那个舒服。于是脸上都有了灿烂的笑容,胖子道:“李老弟谦虚了,看你这身打扮,家里也是名望大族吧。”

    四个人互相推让一翻,就开始边吃边互相闲谈。这其中牛皮是不能少吹的,而花天酒地肯定是败家子主要话题。比如那张潭吹嘘他曾经在万春楼“一夜七次郎”,那死胖子就夸张自己和家里两个“小妖精”双飞了一晚上。

    李承祖是听耳里笑在心理,就你们几个,走步虚浮,眼睛凹陷,一副被酒色掏空了的样子。就那身体还一夜七次郎,还双飞,能不能竖的起都还是问题。

    他们互相吹的正兴起,这楼上楼下却响起了掌声和叫好声。原来这酒楼是中空上下两层结构,楼上的人可以从上面看到下面的东西和声音。

    这酒楼为了增加这客源经常有些娱乐节目,比如弹鼓和说书。而此时楼下正好有人在说书,说的正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大破辽骑30W的故事。

    公元920年,契丹太祖耶律阿保机率30W骑兵南下,当时后唐已经消基本灭了朱全忠后梁的有生力量。李存勖也早就想和辽国交手以报父仇,他亲自带领10W骑步兵迎敌,在定州大破其三十万。

    宋辽交战,两国人民都有仇恨,宋人更是恨这辽国骚扰劫掠。可惜高梁河战败,全国上下都灰头土脸,这些说书也就抓住这点说些打败契丹的故事,就跟现在人意yín一样。

    刚刚掌声就是因为这说书的将唐辽之见战斗说到*,所以都纷纷叫好。但是这一叫却坏了几个吹牛公子哥的兴致。不过他们再横也不好拿这么多人怎么样,几个不爽纨绔瘪嘴道:“那李存勖不过是个蠢人,被些唱戏的伶人困死,看这些说书的吹嘘的,也就是骗骗这些小民。”

    宋初距离后唐灭亡不过几十年,这几个公子虽然熊包却也是读过书的,所以对这李存勖事迹还是很清楚的,大肆批判。李承祖对后唐庄宗却是很景仰,虽然这家伙当皇帝实在不怎么样,但打仗的确是把好手。

    在宋代治理国家文臣并不不缺,少的就是象李存勖这样的战将。李承祖便替这位被戏子弄的身死国灭的皇帝说了几句:“几位兄台差矣,这李存勖确是少有的勇将,大破辽骑30W也是有其事,说书人虽不全对,却也没有夸大。”

    “李老弟”胖子刘却是晃着个猪脑表示反对:“那契丹人是化外蛮夷,他们与野兽为武,个个身高体壮,骑猎精熟,我们汉人根本就没办法和这些野人相比,还是不要打仗的好。”

    这胖子满嘴的投降理论。他一口一个蛮夷,浑然把已经步入封建社会的辽国不能等同视之,同时在心理上又对这些蛮夷充满畏惧。

    高梁河战役已经在宋人心理添上一道伤痕,横扫南方诸国的宋军在北边遭到失败太巨大了,其结果就是让一部分的汉人产生了对辽国的恐惧。

    张潭,王敛纷纷附和。真是应了句话,越是有钱的人就越怕死,只要不触犯他们的利益,这些过着纸醉金迷的上层有几个愿意打仗。

    有着现代人思想的李承祖却对这种追求安逸的思想非常愤怒,崖山之后无中国,华夏的先进文明在这样的浩劫中被中断,让它覆亡的恰恰就是这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