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繁体

三个人眼中的烛影斧声(下)

    三、赵匡胤如是说:

    没错,我就是赵匡胤。

    我做了16年皇帝,也用16年时间思考12个汉字,“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句话的意思我当然明白,五代十国就是它最好的注脚。让我困惑的是:大宋王朝该如何摆脱这个怪圈?

    这事儿我请教过赵普,他这人读书不多,倒是蛮能干。他回去看了一晚《论语》之后,第二天睡眼惺忪的跟我说:“哥们儿,书上说了,这皇帝的权力太大了,就容易崩盘。所以,应该把你的权力分一点给别人,这样可以起一个刹车的作用。”

    他没说这个“别人”是谁,但他心里打的花花肠子我是一清二楚的。想打我的主意,没门儿。

    外人是指望不上了,他们个个是门儿清。我只好求助家人。俺爹死得早,母亲杜太后为人处事不逊男子,找她问计想必行得通。杜太后考虑了片刻,没有回答,却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这位置是如何得来的?“

    这问题有点伤脑筋,简直有点戳人痛脚的意思。幸好我天资聪敏,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大大方方的说:“这是我家祖坟埋得好,当然,也跟太后的教导离不开的。”

    杜太后却一点都不给面子,说:“你想错了,如果不是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国家处于不安稳的状态,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应该吸取教训,以后应该把帝位先传给赵光义,赵光义再传赵光美,赵光美传于赵德昭,如此,国家有一个成熟稳重的负责人,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啊。”

    我心里暗自叫苦,想借上厕所的借口趁早脱身。杜太后却识破我的计谋,当场把赵普叫来,让他研磨,兼做证人。我当时的状况就相当于骑在老虎背上,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得,相当的尴尬。未几,赵普这老儿把墨磨好了,纸张摆好了,唰唰唰的按照杜太后的意思,写下遗嘱,安排赵光义做我的接班人——那当儿,估计这傻孩子还在垫着枕头睡大觉,万万没想到梦中掉一个皇帝位。

    遗嘱写好后,杜太后令人将之装在一道金匾里。礼毕。

    当然,这事儿可没这么快完。虽然我每次碰到杜太后之后,都是一幅苦瓜脸,但早就派人将那个金匾寻出来,毁掉了遗嘱。赵光义那傻孩子想做我的接班人,门儿都没有!

    时间一晃,就到了976年10月。一天我找一个道士算卦,他掐指一算,说如果在10月19日这天如果下大雪,我定然有灾难。这个道士号称半仙,算卦一向很灵,我就在心里犯了嘀咕。到了19日,刚吃完午饭就开始变天下雪了。我一看大事不好,就坐在卧室里想对策。我想:我一个健健康康的人能有什么灾难?难道是命中注定赵光义要接我的班?我寻思了一下午,想通了,就招赵光义进殿来喝酒。

    凡事打开天窗说亮话,比较符合我的性格。

    喝酒之前我就把身边的侍从宫女全部赶走。几杯酒下肚后,我就把杜太后逼我立遗嘱的事情告诉他了。赵光义听到我不得不立遗嘱时,脸上如沐春风;当听到我找人毁掉遗嘱的时候,脸上又呈现出便秘症状。

    赵光义听我说完,说:“哥哥,你也太自私了吧?当年我跟你出死入生,你好歹也让我过两天皇帝瘾啊?”

    我说:“我有一个主意,你如果赢了我,皇帝位置就是你的;如果我侥幸赢了,对不起,你只能做皇叔了。”